

| 当前位置:先进典型 > 二级组织巡展 |
| 附属民族学院党委:锚定 “五个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
附属民族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和学院转型发展中心工作,重点打造“五个工程”,创设特色品牌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2024年,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一是“红色领航”工程,强化政治引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内容开展集体学习,同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全年共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4次。所有学习都围绕学院转型创新高质量发展开展研讨,不断汇聚学院发展的智慧和力量。组织教职工党员到张家口、北京等地开展题为“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学习百年党史,增强发展主动”的主题党日教育实践活动。 二是“铸魂育人”工程,筑牢思想根基。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贯穿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全过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全面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每季度研判意识形态工作,形成研判报告和工作总结。成立心理干预委员会,每学期开展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重点关注新疆协作计划预科生思想和意识形态安全,通过院领导座谈交流、学工队伍耐心引导、邀请学校相关专家教师与学生集体座谈、“手足相亲·同心筑梦”党员教师包联活动、与辖区公安国安等部门密切沟通合作以及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科学引导等系列举措,新疆预科生思想和意识形态状况稳定。对学院公众号等舆论阵地实行专人管理,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三是“先锋领航”工程,强化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班子成员强化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凝聚力、战斗力、决策力不断提升。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时间节点启动完成三年任期考核,领导班子与每一位干部谈心谈话,引导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加强各支部书记能力建设,开展5期支部书记党建工作坊,开展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坚持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各党支部严把组织发展关,2024年共发展学生党员27人。加强全体党员学习教育,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党员群体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强基固本”工程,提升党建质量。以“一院一品”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学院民族教育特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启为期一年的“石榴花开心向党,铸牢民族团结情”党建品牌创建活动。通过课程建设、主题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系列举措,把“铸牢”教育融入办学治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打造学院党建特色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党建育人体系。各支部结合主题,开展特色支部建设,英语系党支部开展用英语讲民族团结故事活动,西藏班党支部培育格桑先锋样板党支部品牌,计算机系党支部开展与企业党支部联合活动以加强校企合作,计算机系学生党支部开展“历史上的今天---党史故事我来讲”活动,预科公共党支部开展“铸牢”主题月活动。 五是“创新引擎”工程,激活发展动能。围绕学院转型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使党支部成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战斗堡垒。以党建为引领,陆续实施“薪火计划”“春蕾行动”“青蓝工程”等教科研团队成长帮扶活动,科研成果孵化效果显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深度家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工程”“中华民族一家亲展演”“守望相助,追梦伴飞”等活动效果,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教育报》《河北日报》等媒体对我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行专题报道,多次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 学院党委坚持以高水平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有组织科研成效显著,获批省级课题3项,厅级课题24项;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刊发重要文章;成为国家民委信息直报点,2条信息被采用;多名教师受邀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10门课程获河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人才培养成绩突出,西藏高中班高考上线率均为100%,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总过线率和上线人数名列全省前列,本科生考研上线率57.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大力推进就业工作,2024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晋升为第一梯队。 |
| 供稿:附属民族学院党委、党委组织部 |
| 发布日期:2025-07-01 |
| 版权所有  河北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