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学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思想引领指方向 立德树人育英才

一、引言

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始终坚持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抓党建,努力实现支部建设与立德树人和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积极践行“以高尚的师德引领人、精湛的教学培养人、良好的科研带动人”,实现了支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双向促进、双向提升,取得了扎实工作业绩。支部获评“2016年度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19年12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自2020年1月样板支部创建以来,支部在学校学院党委的领导下,按照“七个有力”的要求,以“四个一”为标准,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支部建设模式。支部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创了样板支部与本科年级共建、样板支部带动研究生支部建设、依托样板支部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等品牌工作,在发挥党员引领作用、创新教工支部党建形式、推动学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背景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二十九条指出,高校党组织应当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拓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是坚持党对高校全面领导,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支部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践行“三全育人”的理念,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师党支部要立足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为基本落脚点,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有机融合,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特色做法

(一)党建引领促提升

为加强对研究生党员的思想引领,受学院党委委派,支部副书记张闫博和左会娟两位老师分别担任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和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党建指导教师,全程指导研究生支部开展工作。

研究生支部在两位党员教师的带领下,在制度建设、理论学习、支部活动、学业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业绩。2021年1月,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入选“校级研究生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1年6月,支部书记胡梦颖同学在纪念建党100周年“两优一先”评选中获评“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二)立德树人育英才

为更好地发挥党员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支部与2018级学生开展了“师生相伴,共同成长”共建活动。这项活动是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努力强化支部党员教师与辅导员老师、任课教师的有机结合,探索以党建带团建,以支部带年级,最终全面提升整个2018级的建设水平为最终目标。同时,该项活动也是支部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的有力举措,将会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从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初心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

1.凝心聚力铸堡垒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将旗帜插在班级中,将堡垒建在年级上。支部为2018级每个班配备了一名业务班主任,支部其他党员作为助手参与其中,和辅导员老师一道,对学生加强思想引领,从思想认识、学习方法、生活实践、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

2.网络交流增实效

构建网络交流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状态,以推送、推文等方式传递支部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及时对学生的问题、疑惑进行反馈,交流信息,不仅为2018级班级建设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每一位学生成长提供助力。

3.技能训练促就业

教师技能训练营是学院打造的第二课堂特色项目,是锤炼师范生从教技能的重要平台。支部有10名党员全程参与了2018级学生的技能训练指导工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训指导,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教学技能,更加使学生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光荣。本次活动结营仪式由支部建设经费全额支持,以此来激励同学们不断提升教学技能,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4.辐射带动助提升

支部先后组织2018级学生党员参加了支部举办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宣讲活动,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真正做到守初心、担使命,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提升整个年级的建设水平。

在支部党员教师、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18级的建设水平跃上新的台阶,共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8级真知班在2020年度“邓颖超班”评比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河北师范大学“邓颖超班”荣誉称号;2018级数学B班、C班、公费师范生班在2020年度优良学风星级班级评选中获得河北师范大学星级班集体荣誉称号;2018级真知班、2018级公费师范生班先后获得“无人监考诚信班集体”;2018级数学真知班、B班团支部开展的“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团日活动被评为河北师范大学“十佳团日活动”。王倩同学获得2019-2020年度国家奖学金,2020-2021年度获评省级优秀学生干部。郭亦同学获评2020-2021年度省级三好学生。2018级学生多次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多人被保送国内知名高校继续学习深造。

(三)课程育人谱新篇

为了进一步提升支部的组织力,做好支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紧密融合,充分发挥支部党员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支部积极探索实践将“课程思政”融入数学教学过程这一课题,在教学中坚持党的领导,努力将政治引领与大学生数学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2019年下半年,支部教师结合各自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的初步探索,形成了一些“课程思政”案例。2020年底,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支部书记郝国辉申请教改课题“依托党支部推进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已获省级教改课题立项。在此基础上,2021年7月,单秀玲老师积极申报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合设计》,获得学校立项,并推荐参评省级示范课程。2021年10月,支部书记郝国辉和单秀玲老师申报的《组合数学趣话》和《近世代数》两门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已通过学院审核,推荐参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支部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教师与学生支部的共建工作为依托,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制定出更有效、更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课程思政”案例,逐步建立较为成熟的新课程体系。这也必将为支部的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内容,找到一条支部党建与教学改革有机融合的新途径。

支部将继续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党员教师队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启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是每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1. 学校学院党委对支部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方方面面同志的有力协同是支部建设的重要保证。2020年,学校党委组织部拨付经费4.5万元用于支部的建设工作。学校党委组织部多次与学院党委、支部沟通创建工作有关事项,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支部的创建工作。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副书记全程指导支部的建设,动员学院各个部门为支部的创建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2.支部书记作为党支部的领头雁,要具有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把支部工作作为事业来做,这样才能将支部党员教师团结和凝聚起来,将支部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集体。支部工作的边界就是一切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一切有利于推动党的事业和学院发展为内容。支部书记站位要高,要把领会中央的精神与落实学校、学院的工作相结合。

3.支部建设要从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入手,提高支部标准化建设水平,提升组织力和执行力。在样板支部创建过程中,支部在“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党支部青年教师的联系人制度、支部理论学习党员“轮流领学”制度、临时宣传负责人制度、支部群请销假制度。

4.支部工作不只是书记一个人的工作,要把党支部的团队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支部建立了宣传团队,在岗位上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为支部的梯队建设奠定基础。支部以教改课题和科研课题申报为抓手组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将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

5.充分发挥支部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让更多的支部,工作跃上新台阶。2020年,支部与2018级学生启动“师生相伴,共同成长”共建活动,与新闻传播学院达成共建协议。2021年,支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党支部开展“携手同行,共促党建”共建活动。

6. 宣传工作是支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支部在学校官网【支部党旗红】栏目、学校官微【“党建之声”微党建】栏目、学院官网【党建园地】栏目及学院官微“河北师大数科”进行展示、分享。同时,截至2021年9月,支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育人号”发表文章40篇,积极宣传正能量,有力地占领宣传阵地。

支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七个有力”为统领,秉承“思想引领、教研并重、服务师生、争创一流”的理念,积极探索样板支部建设的新路径,真正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使支部建设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供稿:数学科学学院
发布日期:2021-11-06
版权所有  河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