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支教指导中心:强管理 促培养 打造“三横三纵三融通”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新样态

一、工作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顶岗支教指导中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学校特色工作——顶岗实习支教为抓手,在党建引领方面持续发力,构建了“三横三纵三融通”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通过深入挖掘实习实践过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体系化、科学化、特色化加强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使实习实践锻炼与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将能力提升、价值塑造和理想树立融为一体,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二、主要做法

为探索突破实习期间学生党员的管理困境,以加强实习生党员跟踪、教育、考察、培养为切入点,经过问卷调研、走访座谈、实践检验,形成了“三横三纵三融通”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即构建“三级联动”纵向机制保障、坚持“三位一体”横向协同育人、狠抓“三段融通”全程实践锤炼,使实习生党员在具体可感的实践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一)构建“三级联动”纵向机制保障

学校出台《加强顶岗实习支教党建工作实施意见》等制度,构建了由校党委领导、顶岗支教指导中心临时党总支牵头制定相关培养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各临时党支部有效落实的纵向保障机制,创新了“党建+实习支教+大思政课”的育人格局年有40余名驻县教师党员和200余名实习生党员,组建临时支部20余个、党小组40余个、团支部600余个临时党支部书记一般由区域主任或驻县教师担任,有效保障了实习党建工作的方向性和正确性。

(二)坚持“三位一体”横向协同育人

积极构建了“由实习生所在学院党委、顶岗支教指导中心临时党总支、实习学校党组织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三方党组织联合对接培养、管理,能够有效填补学生党员在外实习的管理空档期。特别是建立了与实习学校联合培养的督促机制,签订《实习支教合作协议》,明确实习学校权责。同时注重“双线培养”,驻县教师作为高校培养人,定期深入实习学校考察实习生党员思想状况及现实表现;实习学校特聘名师为其校外培养人,从师德养成、教学能力提升等角度加强对实习生党员日常教育,充分发挥校地共同参与的双培养人作用,有效保障了实习生党员培养考察的实效性。

(三)狠抓“三段融通”全程实践锤炼

1.岗前阶段——重视党员身份意识强化

在实习前一学期,由各学院积极开展“实习生党员怎样做”系列培训和研讨活动,启发其深入思考以何精神面貌和心态迎接全新的工作学习。实习出发前,正式颁发“实习生党员身份卡”,召开动员会,举办出征仪式,进一步强化实习生党员身份意识,激发其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岗中阶段——施行“1234N”管理模式

“1”是开展一次“亮身份树先锋”活动·强化党员意识。到达实习学校后举办仪式将身份卡交给特聘名师,自亮党员身份,接受老师同学监督。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一位非党员同学结对子,在学习、生活、工作和心理上互相交流帮扶,强化“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示范带动作用。“2”是召开两次组织生活会·共话反思成长。在实习的中期、后期分别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实习生党员阶段性总结反思,帮助其锚定方向,提振精神,扬鞭出发。“3”是开展三次专题党课·筑牢理想信念。邀请学校领导、党建和思政专家、学院副书记讲授专题党课,增强理论学习实效性,同时增加座谈环节,进一步加深领导老师对实习生党员的了解。“4是”开展四项主题活动·引领青春实践

主题一:足精神之钙,强化理想信念实习生党员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专题报告、交流座谈、人物访谈等形式,理想信念的“大道理”在现实案例中变得生动具体,使实习生在认识上再深化、理念上再更新、视野上再开拓。每期组织相关主题活动280余场,撰写心得体会3600余篇,宣传报道、公众号推送1450余篇,参与度达到100%。

主题二:挖掘红色基因,增强爱国教育系统设计“学、看、讲、写、访”五位一体的融入式、体验式红色教育活动,“学”—学习研讨《新时代爱国主义实施纲要》;“看”—参观省内12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担任兼职讲解员宣传革命精神;“写”—开展作品征集活动;“访”—走访河北籍抗战英烈访英烈200余人,收集英烈名录50余份,形成访谈记录200余篇,为我省搜集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主题三:创设有效载体,夯实师德教育创设“岗位体验夯基+主题教育强化”双层载体,让师范生从“课本理论→亲身实践→主题强化→笃信笃行”,切实提高师德教育的引领力、穿透力、向心力。通过角色转换,全过程参与教学活动、班级管理、第二课堂,锻炼从教技能、管理技能、组织能力。举办燕赵基础教育名家讲堂20余场;卓越教师养成活动参与学生达2000余人。

主题四:运用科学思维方式,赋能实践育人力量将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内容有机融入、全面贯穿,开展美育浸润行动,引领河北省中小学美育发展;开展课思政微课大赛,培养师范生课堂思政意识和能力;举办各级教学技能大赛,以赛提能

“N”是开展多次丰富多彩党团日活动·助力思想升华。实习生党员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当地特色资源,组织开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助力思想进一步升华。

3.岗后阶——持续做好“三个跟进”。即一次问卷调查、一次考核评价,一次成绩分析反馈。研制“实习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调查问卷,总结形成调研报告,对结果进行认真总结分析,以此调整下一期党建工作。收回特聘名师签署意见的实习生党员身份卡,结合驻县教师和学院意见,对实习生现实表现进行多维评价,填写《实习生党员思想鉴定表》。提取实习生党员实习成绩,从多维度进行分析比较,并将结果反馈相关学院,为学院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建提供可行性参考。

三、实施成效

不忘初心,树立“四有”好老师的奋斗目标。实习生党员“知行合一”的实践中对教师职业有了深入理解,其成为未来之师的职业信念更加坚定,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四有”好教师的职业目标更加晰。通过问卷调查,超过94%的实习生认为理解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更加坚定了教师职业信念。第十八期实习王方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来到远在家乡千里的实习学校六道河中学任教她说:我的理想就是扎根于农村教育,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厚植情怀,激发“为中国而教”的时代使命。实习生为基础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看到了学生求知若渴的眼神,看到了基础教育对优秀师资的期盼,看到真实的教育现状,深化社会了解,强化了社会责任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从而激发了“为中国而教”的时代使命。2019年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我校培养的师范生占全国专任教师总数的3.08%,位居全国普通高校首位。

踔厉奋发,坚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通过身临其境的思政课,看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举世瞩目的成就,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迄今共158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和455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奔赴新疆、四川、贵州、重庆、西藏等地开展基层志愿服务工作。

下一步,将在拓展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形式和深化工作实效等方面不断发力,让党建+实习支教”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供稿:顶岗支教指导中心、党委组织部
发布日期:2025-03-06
版权所有  河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