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以“五维度四工程”弘扬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深挖学校优秀红色资源、传承学院优秀创业品质,弘扬红色革命基因,赓续革命精神血脉。

一、基本情况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狠抓“固本强基”,重抓“凝心铸魂”,强抓“学习教育”,积极探索“五维度四工程”学习机制,弘扬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五个“维度”,全面学习,做到学习规划统一、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制度完善、学习时间固定、学习形式多样。四个“工程”,深化学习,开展头雁领学工程、飞燕讲学工程、横纵联学工程和红色研学工程,全面实现学以明智、学以明理和学以致用。

二、主要做法

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气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开展“五维度四工程”学习机制,以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学习内容,做到“五个维度”广泛学习,“四个工程”深化学习。主要做法如下:

(一)五个“维度”,全面学习

健全学习机制,构建学习新模式。做到学习规划统一、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制度完善、学习时间固定、学习形式多样。

1.学习规划统一。学院党委把学习教育做好顶层设计,每学期制定学习计划,每周有学习主题、每次有学习材料,分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和党的创新理论进组会三种学习材料,每周四下午开展学习,使学习规划统一起来,学习步调一致起来,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好学校信息化党建平台优势,坚持做好每周学习记录,确保各支部学习同步进行。

2.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内容有党史故事、党史精神、党史人物、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坚持人民当家做主》《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原著书籍、有《基层党组织先进典型》《共产党员先进典型》等典型案例,学习内容丰富多样。

3.学习制度完善。根据学习需求和党建发展要求,制定学院党委学习方案》《基层党组织学习方案》《入党积极分子过程化教育方案》等一系列学习制度,从制度保障上规范学习,极大保障学习质量。

4.学习时间固定。学习采取集中学习、自主学习相结合,固定每周二上午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每周四下午各支部党员集中学习。把学习时间固定下,培养师生良好学习习惯。

5.学习形式多样。丰富学习形式,深化学习成效,提升沉浸式学习质量,开展头雁领学工程、飞燕讲学工程、横纵联学工程、红色研学工程“四个工程”,丰富理论学习形式。

(二)四个“工程”,深化学习

1.开展头雁领学工程。领导班子、党委委员、支部书记带头学,先进典型引领学,从精神传承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十九大党代表孙颖教授积极为广大师生宣讲十九大精神,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彰显信仰的力量,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学子身上传承,让英雄的精神在血脉里赓续。2022年细胞生物学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以全国样板支部建设为契机,扩大影响力,开展交流共建。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素霞教授、张志永教授、李建新教授、王涛副教授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丁丹等多位校内外专家进行宣讲,多位支部书记走出去参加高校骨干教师支部书记培训班,凝聚事业发展和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2.开展飞燕讲学工程。举办优秀党员代表的“微党课”“学生党员讲党课”“党史故事我来讲”等讲学活动,系列分享党史人物、党史故事100余篇,进一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学习效果。优秀师生党员参与讲学中,以身边人、身边事提升广大师生党员学习热情,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丰富优势,提高学习效果。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本科生党支部开展“每周微党课”“党史我来讲活动”、观看系列红色电影,丰富学习形式和内容,提升学习质量。

3.开展横纵联学工程。横向联学扩大学习外在影响力,与正定塔元庄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民建河北师大支部、民建长安二支部和河北小五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杨家坪管理区党支部联合共建、共建联学,已与正定塔元庄建立党员教育基地,与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杨家坪管理区党支部建立党建共建单位,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28家全国师范类高校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签订党建共建协议。纵向联学内化学习内在协作力,师生联合党支部与本科生各支部对接开展联学,研究生党员带动本科生党员,进一步扩大联学成效。2023年举办全国师范类高校生命科学学科建设与党建工作研讨会,围绕“全国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作经验交流,群策群力共促高校“一融双高”建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力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先后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党建引领科研校园行”党建暨学术交流研讨会,进一步扩大联学工程覆盖面,提升联学成效。

4.开展红色研学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党员开展“传承红色精神,聚力再建新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研学,赴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纪念馆、红旗渠、革命旧址前南峪、涉县129师司令部、江西井冈山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石家庄平山李家庄中央统战部旧址、石家庄解放纪念馆、正定塔元庄等地,开展沉浸式学习,感悟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回顾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理想信念,学习传承党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汲取党史力量,践行初心使命,厚植家国情怀。

三、取得成效

(一)党建工作成效显著

细胞生物学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院党委入选河北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023年主持获批河北省党建研究课题重点项目,组织召开“全国重点师范院校生命科学学院学科科研与专业建设发展暨党建工作研讨会”,围绕标杆院系建设作重点经验分享。

(二)党建研究成果明显

近年来,学院将工作实际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实现以学促研、以研促干、以干强研。围绕党史教育获批“建党百年挖掘百篇党史故事专题研究”“培育时代新人背景下高校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研究”两项课题,结合党建网络育人实践获批“基于焦点解决技术开展高校学生党建网络育人的实践探索”课题。2023年,结合学院河北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主持获批河北省高校党建重点课题1项“高校‘一心六力’党建品牌建设”和一般课题1项“焦点视域下以‘7+N’红色青年先锋微党课开展文化育人实践探索”。累计撰写党史精神、党史故事、党史人物25万余字,形成《党史故事100篇选读》读本和党建课题研究报告3篇等研究成果。

(三)党建融合成绩突出

1.党建融合科学研究成绩突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年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2021年分子细胞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5年建设期现场评估考察。2021年9月,原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来我校慰问科研创新团队。学院近5年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208项,到位科研经费9037万元;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在Science、PNAS、Plant Cell、ACS Nano、Systematic Biology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00余篇。

2.党建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成绩突出。刘敬泽教授领衔的“生态学教师团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获评“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孙颖教授扎根讲台三十载、淡泊名利育桃李,当选十九大党代表、获评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教书育人楷模、河北省三八红旗标兵;王立安教授长期扎根农村基层工作,坚持科技扶贫,帮助山区近万名农民走上致富道路。王立安教授团队被授予“李保国式高校科技服务团队”,入选“李保国志愿服务省级先锋队”,荣获“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河北省山区创业个人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刘敬泽教授和王立安教授荣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3.党建融合学生培养成绩突出。近年来,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2项等优异成绩,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奖项5项,多名学生在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连续十年获得河北师范大学邓颖超班、省级先进班集体。在全部八届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4次的好成绩。毕业生路翰静被评为“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孙大业院士和刘敬泽教授牵头完成的《一引领三保障五机制——地方院校生物学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荣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供稿: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组织部
发布日期:2024-12-12
版权所有  河北师范大学